佛學分享
完成✅人生中第一個佛學報告,與大家分享
《雜阿含經·六入處如實知》305個人體驗(上山寫報告)


此段經文提出人對六入處的色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 意,生起苦、樂、不苦不樂的感受,因無明對之執著便 束縛了身心,生了愛和貪,令人輪迴於來世的生老病死。
對比,人對六入處如是觀,對苦樂和不苦不樂的感受不 沾染,便脫離束縛,身心便不會疲苦,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便皆滅盡,得解脫。
具體的修行方法有八聖道、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
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。
對印順法師《雜阿含經會編》「定法」解讀:
修行者分為未得定和心定兩種。未得定的修 行者還是會受感受、世俗、現法和後法雜染, 是愚蠢者,受貪愛和嗔恨的苦所束縛,即使不苦不樂也受愚愛等隨眠煩惱束縛。
而心定修行者如實了知,無我相,有正見,能斷 欲達無欲,菩提分圓滿。心定的境界是已知、已斷、已證、已修。
我的修行感想: 四念住和慈悲觀
– 觀:身、受、心、法 – 慈悲地作意,祝福眾生:連接眾生,感受到愛心 – 成果:心的靜息律低了;輕安
– 初期:很多心理和外境問題都不是問題了,改變了看的眼光
– 初嚐清明夢,開始能看到自己的思想和夢境
– 每天早上讀經1小時,靜坐內觀1小時,晚上5-15分鐘,坐不住就抄經 – 面對的困難:掉舉、昏沈、散亂(大煩惱)、貪、嗔、癡、我-》自責、氣餒
– 解決方法:繼續練習;上課程多聞佛法;詢問老師;同修互勉
– 生活中練習捨離:多吃素、不買衣服、放下以前執著的夢想和目標
我的修行感想: 八正道
– 守基本五戒對我而言難度不大,但守嚴謹的五戒就很難,例如不妄言 – 修行正見、正語、正思維,是基礎。
–而修行正定、正精進中,我認為修行正定對我的難度最大,在我近三十歲平生學習中,練習自己從無意識到有意識,回到如是的當下的練習對我而言非常困難,幾度氣餒。
– 希望自己繼續正精進,保持正念,檢討世間工作是否符合正命和正業。
我現在面對的修行問題:
– 過度修行,修習法門過多,產生混亂:內觀、梅村、瑜珈、奇蹟課程、不同哲學家和心裡學家書籍
– 產生法執 :
還未開悟,境界未到,概念已學,加深了自己二元對立的善惡觀,未見平等清淨,容易對人產生靈性上的批評,期待世界是概念上的美好
–感覺成人人際關係很無聊,講什麼也會是錯的、不真實的,也覺得人虛偽,不如回歸寂靜,默默祝福;與人溝通不知講什麼才好,分不清夢幻相和實相,結果自己從健談變成沈默
–對世界失去意義感,因為學習了平等心的概念,也沒有了對夢想、未來的衝勁,只對助人者事業比較有興趣,但自己也不穩定
– 覺得人生很無聊,唯有繼續修行,但又不想出家,花花世界也精彩神奇
– 靈性教義常常與世間普世價值相反,無所適從
– 解決方法:2020和2021都是我的靜修年:辭退了多份考試制度下的教育工作,每天專注聞思修 – 繼續報讀佛學進修的課程,最重要是落實在生活裡實修,誠實面對自己
我的修行成果:
– 兩年沒生病;原生家庭被療癒;婚姻幸福 – 教育和療癒工作:生命影響生命
– 覺察力和洞察力提高 – 平等心提高 – 慈悲心提高
– 心更閒,從工作狂到人生旅客,感覺節省生命輪迴的時間
-禪坐從一分鐘延伸到一小時,Adhiṭṭhāna從十五分鐘延伸到四十五分鐘




靜心影片:
請支持我們的療癒Page 🥰👉🏻@thepeaceone.healing
{靜心一舍·夫妻治療師}
2021深度靜修年:暫停提供身心靈療癒服務